课题组提供的GPU实在是不够用,就想着用一下学校的超算,结合之前使用的广东超算中心的经验,这里简单列一下学校服务器的一些常用命令。
武大超算使用 Slurm 系统,统一管理所有计算资源、统一调度所有用户的计算任务,用户必须通过 Slurm 系统来进行计算
最大允许中误差为中误差的2倍。
想使用一下CloudCompare自带的八叉树,替换掉nanoflann。nanoflann在某些特殊场景下返回的结果是有问题的,导致程序出现异常。
使用地面布设的外业控制点GCP来检核ALS点云条带平差之后的绝对位置精度。如下图所示,红圈中的是GCP点,紫色和灰色是两个条带的ALS点云。图中显示了在\(z\)方向上的偏差。
通过观察,有一部分控制点是在平面区域采集的,有一些是在边缘比较锋利的区域采集的。
本身ALS点云就比较稀疏,再加上GCP也是离散的布设的,导致很难找到对应同名关系,想要找到对应位置的值就只能通过内插来实现。
内插方法有很多,但是直接在ALS里面内插不是很现实,可以考虑转成格网,mesh的形式,然后基于新的数据表达方式再内插。例如可以用arcgis生成DTM,DEM,内插到高分辨率,然后再采样点和GCP做计算。
最终论证,通过地面控制点应该是无法做到水平精度检核的,只能做到高程方向的检核。
流程:首先用Kalman filtering 将GNSS和IMU融合到一起,如果轨迹足够准确,可以直接获得3D点云。也可以在后面加一个平差步骤,结合影像传感器的观测实现融合传感器定向,目的是:1)改正轨迹;2)传感器定向和标定;3)获取3D模型数据,e.g.点云。
需要有一些假设:通常假设轨迹误差是由于缓慢变化的 GNSS 误差或未补偿的惯性传感器漂移造成的,因此是低频的,而轨迹的较高频率分量相对准确。 实际上,校正要么与飞行几何相关联,作为每条带的固定偏移,要么建模为缓慢时变。 由于轨迹误差在带内也可能变化很大,因此这种调整在实践中通常需要高度灵活的校正模型,而这也是的模型有较高的过拟合风险,导致点云中出现全局的变形。
这些问题是的在传感器层级进行统一的误差建模的方法开始流形。